近日,宁德市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这为宁德市进一步开拓茶市场、提升茶实力、打造茶品牌再添新动力。
宁德是我省乃至全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地区,茶产业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且出口历史悠久。白毫银针在清朝光绪十六年已有外销,工夫红茶自1910年起就畅销欧美,如今更有“福鼎白茶”、“坦洋工夫”、“天山绿茶”等两百多种优质茶品牌名扬海内外,茶产业成为拉动我市出口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据悉,2014年,全市茶叶产量8.76万吨,毛茶产值37.76亿元,全市出口茶叶1747.12吨,创汇4784.06万美元。
为规避发展短板,深耕茶产业经济,近年来,我市立足实情,着力推行“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种植基地为基础、以标准为核心、以技术服务为保障”的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组织形式,建立健全政府质量安全公共管理体系、企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体系、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品牌文化建设体系,大力推进涵盖9个县(市、区)及东侨开发区的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打造优质茶叶名乡。
众志成城 打造金字招牌
茶叶是我市重要产业,要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切实加快转型升级,依托茶产业这个活力之源,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推动示范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县(市、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同时下发了《宁德市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
“山顶戴帽,山腰结带,山脚穿鞋。”这是走进福建品品香茶叶有限公司生态茶园的第一观感。得益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该公司增种绿植,加强绿化;修建机耕道,通达道路;建立蓄水池,旱灌涝排;提升技术,提高茶品质。通过完善高效安全生态茶园建设,年新增有机白茶鲜叶原料200吨,新增产值160万元,并带动周边村镇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2160元。据了解,近两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及上级补助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用于扶持茶产业专项资金达1亿元以上,扶持资金的流入,加快了茶产业发展步伐,提升了茶叶生产效率。
我市还依托宁德检验检疫局、市质监局实验室,打造“检测、研发、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出口茶叶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目前,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实验室已通过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认可委“三合一”评审,拥有专业检测人员47人,检测设备总值3400多万元,可检测茶叶农残84项,实现了辖区茶叶项目全覆盖,确保茶叶项目检得全、检得快、检得准、检得省,有力推动了茶叶标准化生产。
规范管理 保障产品安全
宁德的茶叶之所以能够得到海内外消费群众的普遍欢迎,与我市农业局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健康放心好茶息息相关,从茶园到茶叶质量管控,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的品质和安全。
为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一方面,在收集国内外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统一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使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茶叶标准体系建设,促成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红茶工作组在宁德成立,完成了“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天山绿茶”产品标准和“金闽红”“太姥银针”产品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发布工作。
部门联动,狠抓落实。农业、工商、质监部门联合出台了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建立农药进出电子管理台账,做到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市供销社建立了“配送中心-销售店-种植基地”的三级配送经营管理制度,制定农药推荐使用清单,分发县市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各农药销售点,各销售店均按要求设立了茶叶农药专柜。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及时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此外,还积极引导企业推行以“公司+农业合作+基地+标准化”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加工组织形式,指导示范区种植基地建立“十统一”管理模式。近两年来,我市出口茶叶未出现一例因企业质量管理不到位被通报事件。
效应凸显 产业蓬勃发展
“致力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公司的发展和农户的致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位于福鼎市的天湖茶业有限公司自2000年创办以来,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行“订单农业”,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367余户发展有机茶、无公害茶园11730多亩。对茶农进行新技术培训累计达95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茶叶种植科普知识。实现了企业、农民、市场和社会共赢的格局。促进了福鼎市茶叶生产与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青郁茶海接片成林,茶叶示范区建设逐渐构建出了一个绿色发展的茶叶产业发展格局。2014年,我市现代茶叶项目县由5个增加到8个,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20多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20%以上,茶叶初制厂清洁化改造300多家,建设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10多条。新品种改造20多万亩,建设省级茶树资源圃10个,茶园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万亩,全市共有茶叶企业2000多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00多家。
与此同时,茶叶示范区建设带来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福安市被授予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市”,福鼎市成为4个“全国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基地县(市)”之一。福安市、福鼎市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白茶之乡”,蕉城区、福鼎市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寿宁县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
借力东风,顺势而上。纳入示范区管理后,我市茶叶出口收益年年走高。目前,全市22家茶叶示范企业通过“企业+农户+基地”或“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带动5万多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达到2000多元。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指依照质检总局的要求,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以县(市、区)及以上行政区域为单位,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围绕提高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工作,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组织机构,实施以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和疫情疫病监控体系为主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并经质检总局组织考核且验收合格的地区。
目前全国已有236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出口企业通关时,将享受国家质检总局给予的简化备案注册程序、优先对外推荐注册、便利出口检验放行、推动境外通关便利、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协调政策经费支持6个方面的检验检疫监管便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