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榨菜被曝腌制过程“令人作呕” 当地辟谣:合格率达98%

2016-05-25 14:40:2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余姚5月25日消息(记者曹美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到了夏天,天气炎热,榨菜因为爽口、方便,成为很多人餐桌上的“宠儿”,但是前两天,网上流传了一则余姚榨菜腌制加工过程的视频,让很多人心生忌惮,这榨菜还能吃吗?这段视频中,把榨菜腌制过程,形容成跟处理死尸一样“令人作呕”,并且反复提及明矾、漂白剂、苯甲酸钠等添加剂。究竟,余姚榨菜真得不安全、不卫生吗?榨菜的腌制加工过程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行业制作标准?

  余姚种植榨菜已有50多年历史,年销售额10多亿元,成为当地支柱性农业产业。然而,当人们看到这段反映榨菜加工环境恶劣、滥用添加剂的视频时,不明真相的人都会感到震惊:余姚榨菜,真的这么不安全吗?

  对此,余姚榨菜协会会长谢桂灿首先站出来回应说:“到市场去的东西,绝对是按照生产标准来执行的,要不自己砸自己的饭碗。万一抽检不合格,查起来很厉害的。如果认为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到市场上去检测好了。”

  在一家位于余姚市黄家埠镇的榨菜生产企业,记者看到,在厂区的东侧,有一片数千平米的露天空地,被挖出了一排又深又长的坑。这些坑大部分是水泥浇筑的,也有泥坑。这就是企业用来腌制榨菜的地方。

  企业工作人员说:“这个水泥池是全国最大的。你说臭不臭?”

  记者说:“还好,真的不臭。”

  企业工作人员说:“就是榨菜的原味。”

  记者:一个窖可以放多少吨?

  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每个窖可以放20多吨。现在这个菜,泥窖捞出来还要再漂洗。

  在水泥池里,有腌好的萝卜和榨菜,正准备送往车间进行深加工。在水泥池旁,一块大约半个足球场大,隆起在地面上的方型土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这就是当地人最常用的泥池,也是用来腌制榨菜的。“池子2.5米深,要先预处理一下,把池子搞得干干净净、圆圆滑滑,塑料膜垫下去,必须要包到外面。总共有4层,食品级的塑料膜,放满以后上面盐放好,直接封窖,一层一层盖上去,像盖棉被一样,这样封窖封好后,和空气没有接触。不会腐败变质,可以放三年。”

  榨菜被放置在铺好食品级塑料膜的泥池中,完全封闭发酵4个月,就可以挖出,送往车间进行多道加工。在封闭的加工车间里,工人带着帽子、口罩、手套,穿着胶鞋,快速清洗、挑拣、包装榨菜。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余姚榨菜企业从2002年开始用巴氏消毒方式替代了防腐剂。网传的视频中所提到的明矾、防腐剂,现在基本上不存在了。

  该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小厂家也不用明矾了,用不到了。明矾肯定是很久以前拍的食品。防腐剂已经多少年没用了。”

  记者沿着余姚市临山镇走。在一条小河旁,有一个没有标明厂家名称的家庭式作坊。厂区内,整整齐齐码着一堆堆榨菜箱子。

  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做初包装的,吃之前必须清洗过。水泥池腌的榨菜没有泥池好,泥池的密封性不一样。

  很多人担心泥池腌的不卫生?对此,该企业负责人说,这里面有误区的。泥池比水泥池更卫生,里面有两三层食用级的薄膜封起来,四面全部泥盖起来,跟外面空气一点不接触,不容易变质。就加一种不含碘的食用盐,其他什么都不加……

  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自己也吃。我们其实很喜欢吃,亲戚也来这里拿去吃。我们这个有点像古法,腌、榨之后,把水全部榨出来,口感比较好吃一点。”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无论是酱腌菜行业标准,还是方便榨菜行业标准,均没有对腌制工艺有作要求,只对加工后的成品,在含盐率、含水率、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包装、储存等做了规定。也就是说,泥坑腌制法这一传统腌制方式究竟合不合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

  而作为全国榨菜主产区的余姚,早在2005年,就针对余姚榨菜防腐剂超标和榨菜质量、档次不高等问题,颁布了《余姚榨菜地方标准》,从播、种、灌、腌、制、加工等全程设定16条行业质量标准,对巴氏杀菌设定100%的硬性指标,并以卫生要求、销售量等为条件设置榨菜加工企业准入门槛,对榨菜企业实行优胜劣汰。

  余姚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倪素红介绍,近几年来的抽检结果显示:余姚榨菜很安全。截止目前,他们对榨菜企业累计抽检253批次,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尤其是今年达到98%。对榨菜的初加工企业开展了全面整治,打掉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自产自销的,食安办通过风险监测也在控制,抽查。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余姚榨菜协会理事沈国光认为,这是多年前对个别小作坊的一个片面的暗访,如今再拿出来炒作是对余姚榨菜整个行业的打击。“太夸张了,你不能讲整个余姚榨菜。余姚有一部分小作坊,由于工艺不到位。现在也改进了。”

  不过,余姚榨菜协会会长谢桂灿表示,网络曝光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警醒。“不管有没有,自身还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这方面工作加强监管,不能出一点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