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明确收购5000万吨玉米!玉米要涨价?农户和养殖户都该这么办...

2017-11-06 12:39:22   来源:

10月国内玉米市场呈现窄幅区间震荡格局,各地玉米价格在经过9月的大幅波动后均出现企稳或窄幅波动迹象。进入10月后,东北产区新粮陆续收割上市,叠加临储拍卖收尾前夕国储陈粮投放量加大,新陈玉米交替供应市场,当地玉米价格窄幅震荡走势为主。

本月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走势小幅震荡上涨,当地企业玉米挂牌价调整幅度较小。港销玉米市场受到新粮到站节奏、运费成本、用粮企业采购心态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为频繁。

10月开始市场逐渐进入售粮高峰期,价格频繁波动实属正常。但是,东北与华北两大主产区玉米价格走势为何存在较大差异?临储拍卖结束,11月玉米价格是否探底?

一、10月玉米市场窄幅震荡 季节性价格凸显

10月全国玉米均价呈现窄幅震荡行情,仔细观察价格曲线不难发现,国庆节后玉米价格经历了两段“先抑后扬”走势,反映出10月新陈粮交替供应阶段,玉米市场季节性波动特征。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监测显示:截至10月31日,国内玉米均价约为1786元/吨,与9月底价格基本相同。

分地区来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华北黄淮产区小幅震荡上涨为主,销区玉米市场震荡偏弱运行,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基本呈现先扬后抑走势。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波动频繁的原因。国庆节前,由于当地新粮上市尚未构成规模,加之环保督查过后企业存在补库需求,东北部分加工企业开始陆续开秤收购新粮,挂牌价普遍要高出去年100元/吨左右。节后我国玉米市场逐渐迎来新粮增量上市期。

10月初开始东北新季玉米迅速开启收割上市模式,然企业开秤收购价却在国庆节期间就出现明显下调现象。特别是黑龙江及吉林部分深加工企业,新玉米挂牌价自开秤收购价下调50-100元/吨。尽管新粮供应增加造成上旬玉米价格的下调,但随着农户惜售心理加剧以及下游企业的刚性需求,东北玉米价格中旬再度反弹。而这种价格涨跌反复的行情一直持续至月末,其影响因素围绕新粮上市、农户惜售以及用粮企业采购心态等。

华北黄淮各地玉米市场在经过了9月的大涨大跌后,10月以来表现较为平静。从价格走势上来看,月初始部分地区出现小幅上涨行情。天气降雨不利于玉米收获及晾晒,甚至造成华北部分地区新粮出现霉变,影响基层上量;加之重要会议期间导致当地粮源外运受阻。因此市场出现个别地区波动上调现象。不过东北新粮大量上市导致市场供应增加成为限制其涨幅的重要因素。

下旬随着天气好转以及东北粮入关数量增加,导致华北局地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小幅下滑迹象。不过,由于10月中旬的重大会议导致华北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受到限制,以致于东北新粮入关数量以及华北粮运往销区数量双双减少,当地价格震荡企稳。不同于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调整频繁,本月山东、河北等地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多数稳定为主,个别地区小幅涨跌调整。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受到新粮上市节奏、到站情况以及用粮企业采购心态影响,走势基本维持偏弱运行,但跌幅较小。南北港口由于产区玉米到港量阶段性增加,用粮企业采购节奏缓慢,港口玉米库存呈现先低后高趋势,而价格走势则与库存数量相反,基本呈现先扬后抑走势。

二、临储拍卖完美收官 玉米库存仅剩不到1亿吨?

随着10月27日政策性玉米销售交易最后一轮的结束,预示着2017年度临储玉米拍卖完美收官。行情宝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本年度临储玉米拍卖总成交量约为5740万吨,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而在本月收尾的几轮拍卖中,不仅政策玉米投放量增多,成交情况良好,其成交率均达到47%以上;其中,中储粮包干玉米成交量偏高。此外,成交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主要由于临储玉米相比新季玉米仍有价格优势,加上企业10月份的备货需求,用粮企业则抓紧机会抢拍临储玉米补充库存。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点:临储拍卖结束并不意味着市场供应端将全部由新粮取代,陈粮出库节奏仍对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届时,新粮大量上市伴随着尾拍陈粮出库,市场压力倍增。

尽管本年度临储拍卖成交量超出市场预期,也就意味着国储玉米的去库存进程大幅加快。据行情宝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临储玉米库存减少至1.78亿吨。若除去国家需要保证8000万吨以上的战略储备库存,实际上待消化的库存仅有不到1亿多吨。

此外,国家也针对去库存战略而推出一系列刺激需求端提升的政策,其中发展燃料乙醇的方案要求中明确说明: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年利用量将达到1000万吨,将消耗超过3000万吨的玉米。想必未来二三年,1亿吨的玉米库存将完全消耗,对玉米市场起到长期利多影响。

三、政策频出 哪些是引导玉米涨价的风向标?

临储收购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新政策后,为保障秋收后农户能顺利卖粮,有关部门仍派出央企收购玉米。而今年早在秋收前,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已经提出继续发挥央企在市场化收购方面的引导作用,继续在该省实行中央一次性储备玉米收购,适时适价入市。

并且,农发行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秋粮收购信贷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支持秋粮收购工作。通知称,已准备秋粮收购资金贷款2000亿元,计划收购秋粮2100亿斤,其中计划支持收购1000亿斤玉米(约合5000万吨)、1000亿斤稻谷和100亿斤其他秋季粮油品种。但值得注意的是,农发行除了保障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积极做好市场性粮油收购信贷工作以外,还将加快完善信用保证基金机制,更高效地使用政府资金。


也就意味着,尽管前几年敞开收购的现象不会出现,但实行“市场化收购、价补分离”的背景下,央企的"始终在市",将给予玉米市场一定上涨动力,不至于价格再度暴跌。

此外,10月中旬市场有消息传出,国家粮食局秋收座谈关于企业方面明确两点,其一是对深加工玉米补贴以预案方式出现,但触发条件是玉米必须下跌到一定程度;其二是目前中储粮明确只收400万吨轮换,加300万吨应急预案。如上述消息属实,也就意味着今年补贴和临储政策均弱于去年,充分说明我国玉米市场逐渐向真正的“市场化”靠近。

四、进口、需求?谁是打压玉米价格的黑手?

首先我们看进口方面。最新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玉米进口量同比大增逾12倍至24.99万吨,单从数字上来看,的确挺吓人。不过我们发现,今年1-9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仅为227.62万吨,同比减少23.59%。此外,由于我国对玉米进口存在配额限制,进口配额量仅为国内产量的4%不到,因此对国内玉米的实际供需形成不了太大影响。但是我们从今年其他粮食谷物进口数据中发现了一匹黑马——大麦!

海关数据显示:9月大麦进口量93.77万吨,同比增加12.83%,1-9月大麦进口量累计695.73万吨,同比增加80.34%。同为玉米替代品,据了解进口高粱价格要高出大麦近200元/吨,在成本优势推动下,大麦更受国内用粮企业青睐,预计四季度进口量将继续增加,势必会对玉米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而需求方面主要分析深加工及饲料方面。

9月中旬环保检查结束后,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开始回升至检查前水平,对阶段性玉米深加工需求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此外,近两年深加工补贴政策的出台领企业利润空间增大;截止10月底,吉林地区酒精加工盈利达1132元/吨,黑龙江地区淀粉企业加工盈利为128元/吨。以致于近两年各地建厂、扩产情况持续增多,同样利多玉米后市。

占据玉米消费大头的饲料养殖终端情况呢?从存栏数据看,目前养殖行业存栏状况仍然处于低位,但从养殖前景看,企业补栏转为积极,存栏有望扭转下滑格局,后期玉米饲料需求有望继续好转。

五、11月玉米价格或将探底 未来始终向好!

进入11月以后,我国玉米市场迎来新粮上市及销售高峰期。对于东北玉米市场而言,吉林、黑龙江等地新玉米基本进入收割上市高峰期;内蒙古、辽宁部分地区收割稍有推迟,预计11月中旬也将构成规模上市。随着新玉米供应持续增多,当地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将以调降为主。

此外,我们不能忽略一点:陈粮供应对价格影响。尽管临储拍卖结束,但仍有不少政策粮尚未出库。粗略计算,11月预计将有1000万吨政策陈粮供应市场。新陈玉米供应量增加的双重“夹击”下,行情宝预计11月玉米价格探底概率较大。

不过,今年基层售粮农户对新季玉米价格预期明显高于去年,惜售待涨心态增多,鉴于春节前后为传统售粮高峰期,行情宝认为春节前后则是玉米价格转机到来时!

最后,对于未来市场预期及操作方面行情宝依旧老观点:短期国内玉米价格依旧维持区间窄幅震荡,预计春节后或迎来一波上涨。对于农户来讲,若有良好的粮食储存条件,可等待好时机再出售。对于用粮企业及养殖户来讲,逢低择优采购为今年购粮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