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7日立秋之后,北京的天气愈发得凉爽,湛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还真有那么点秋高气爽的味道。随着天气转凉,猪肉消费逐步增加,猪价也变得越来越受关注。在整个8月份都呈现涨跌震荡的局面,正如之前我们所探讨的那样,在8月中旬猪价上涨之后,8月底,也就是当下,猪价出现了下调的情况。对于这一次猪价下调,有观点认为将是猪价走势的分水岭,认为9月份猪价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探。但也有观点认为,近期猪价为正常的回调,短期内猪价并不存在大跌的基础。
目前已经是8月底,9月份猪价走势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
8月中下旬的上涨,为当下的下调满下伏笔
8月份的猪价走势大致为“m”型,经历了8月上旬的上涨,中旬的下跌,中下旬的上涨,最后是8月底的下调。
8月份一共两次向上突破,第一次是8月8日达到14.64元,第二次是8月22日的14.72元。
就下探来看,8月中旬下探至14.4元。
8月份大致在14.5元这个区间震荡,走势相对稳定。而8月份猪价走势之所以这么稳定,是因为屠宰场不压价吗?并非如此。屠宰场压价一直存在,猪价之所以稳定的关键是8月份全国生猪的供求关系相对平衡,或者说处于供应略紧的局面。
我们知道,通常临近节日、学生开学,食品厂、屠宰场会在提前一周到半个月备货,我们观察猪价可以发现,在8月7日立秋贴秋膘的时候,7月底猪价就开始出现上调。
8月14日之后猪价上调至14.72元的动力,同样来自于屠宰场加大收购的支撑。对于这两天猪价的短暂下调,与屠宰场下调收购量有关。
但是我们知道,目前已经是8月底,9月份之后,不仅仅是学校开学,更是猪肉需求逐步启动的开始,在当下生猪供应并不过剩的情况下,屠宰场并不具备大幅压价的机会。
在黑色箭头之后,也就是9月份之后,猪肉上市量将逐步增加。
今年8月份的出栏集中程度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也就是说,相比去年下半年的集中出栏,今年8月份并没有出现蜂拥而出的情况。这也是前文中我们所说的,猪价在整个8月都维持在14.5元震荡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再看黑色箭头所示,2016年8月上旬,2017年8月上旬,都出现了价格上涨,而且都有一个出栏小高峰。这都是由屠宰场加大收购量所引起。
在小高峰之后,生猪出栏节奏都出现了放缓。
按照去年来看,进入9月之后,准确来说应该是9月中旬下旬之后,生猪出栏逐步增加,一直到十一期间形成高峰。除了国内生猪出栏,屠宰企业在十一期间,利用大量进口肉狂砸市场,众多食品企业直接收了进口肉的单子,对国内十一期间的需求也造成一定冲击。在国内集中出栏,且进口肉大量抛售的双重压力下,2016年的十一期间成为猪价大幅下跌的一个月。
猪友们可以回忆一下,去年十一是什么情况呢?从10月1日到10月16日,半月的时间,猪价下跌了1.6元,已经形成了严重踩踏。
那么,今年的情况,会不会重演去年的悲剧?
根据了解,目前仍旧有不少的猪友在压栏等待十一期间集中出栏,但是相比去年同期,集中度有明显下降。而且,在6月份之后,国内生猪养殖大省,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先后开始了禁养区规划,猪场拆迁,仅仅上半年,全国禁养区就关闭了21万个猪场。是的,21万个猪场。如果按照一个猪场30头母猪的水平来算,也已经有600万头母猪存栏受影响。除去一部分母猪被转移,至少也有300万头母猪存栏下降。而这个程度,明显高高于集团企业扩张大速度。
这一点,同往年的价格对比上可以看出来。
可以看出,今年1-7月的猪价走势与2012年相当类似,但是为什么在8月份的时候,猪价出现了上涨?背离了2012年猪价的走势?
很重要的原因,便是2017年6月开始的生猪大省的禁养区猪场拆迁。而拆迁的进程与力度,是我们很难预料到的。
可以看出,2017年以来,特别是4月份之后,进口肉出现明显下降。根据最新数据来看,7月份进口肉8.7万吨,同比下降52%。1-7月进口肉来看,累计74万吨,同比去年下降19.5。
而且,最明显的是,去年6-8月,进口肉每月都高达20万吨,大多是屠宰场、食品企业进口,为十一期间施压市场构成了有利的基础。而今年目前6-7月进口肉都在下降,预计对今年十一期间难以构成较大的冲击。
因此,在受到猪场拆迁生猪供应减少、进口肉同比去年下降20%的基础上,9月份之后猪肉需求逐步增加,猪价大幅下探的可能很小。
但,猪友们,这篇文章,并非鼓励大家压栏待涨。目的是想要与大家探讨当下的供求基本面的形势,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当下猪价走势,切勿出现惊慌失措的情况。在今年走访了众多猪场之后,没有任何一家猪场卖猪永远是踩在高峰上的,不要一味追求最高点,只要利润合理,分批出栏,往往能获得不错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