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山东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接连上涨,涨幅大多超100元/吨,部分优质玉米价格已经重返“1元”时代。涨幅如此之大,根上来讲就是需求启动后,阶段性粮源紧张!还是紧张!目前距离华北地区玉米大量上市仍需半个月左右,而全国粮源最充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预计短期内价格仍呈偏强走势,但受制于新粮供应压力以及2亿多吨庞大的政策粮库存,价格上涨难以维持。此外,东北主产区及西北部分地区玉米旱情或持续增强,玉米产量和质量面临考验,恐会为秋粮上市前阶段性缺粮的最后一波利多炒作,需持续关注。
聚焦: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恢复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恢复酒精和玉米淀粉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上前期ddgs的“双反”政策风险,将利好玉米深加工产品需求好转,淀粉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之后,玉米淀粉出口价格将下降200元/吨左右,在国际玉米价格低迷的背景下,玉米淀粉出口竞争力将得到加强,出口预期加大也将加快玉米去库存节奏;但对于淀粉来说,9月是玉米淀粉的消费旺季,目前淀粉开机率下滑,库存消耗加快,玉米淀粉价格有所回升,如今临近月末,淀粉企业一般约定月末签单走货,决定下月的价格,会一定程度压低价格以促成交,政策发布后短期内将对玉米淀粉价格进一步压制,因此短期内对淀粉价格利空,长期影响,还要看政策是否一直执行,如果能坚持执行,长期来看,对淀粉是利多的。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深加工产品出口量连续下降,出口依存度极低。而国内深加工行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在50%-70%的水平,尤其是乙醇的供应过剩程度接近一半,出口退税的恢复,对于市场的信心有一定的提振,也有利于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同时,根据近几年我国玉米淀粉出口数量来看,2009年和2015年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税率对当年的深加工产品出口数量确实有一定提振效果,其中2010年淀粉出口数量大幅增加至36.6万吨左右,至自2010年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后,我国玉米淀粉出口量连年下滑,至2014年出口量仅5.6万吨,比2010年减少31万吨。2015年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但是受国际玉米价格低廉影响,我国出口优势不明显,仅在第四季度有一定的出口,全年出口量略增至7.4万吨。乙醇出口也有类似情况。
因此,目前看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恢复短期影响可能不明显。一方面是目前的产品相较美国等传统出口大国而言仍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拥有出口资质的企业不多,短期作用不会马上体现。
此外,我国传统的出口地区主要是东南亚和周边国家,但过去几年以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木薯酒精及木薯淀粉产能持续增加,对我国深加工产品出口形成阻力。国内淀粉加工企业仍然亏损8月中旬以来,华北地区淀粉价格继续反弹超过100元/吨,部分企业达到150元/吨。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原料玉米价格上涨,目前华北地区原料供应仍然偏紧,企业玉米库存量逐渐下滑,而春玉米虽然开始供应市场,但总量较少,且主要采购方为饲料企业,深加工企业采购较少;二是前期淀粉价格低迷,增加了较多订单,目前淀粉库存下降明显,企业有提价意愿;三是深加工企业亏损严重,许多企业选择减产保价,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目前,如果不考虑折旧,吉林长春地区加工1吨玉米理论盈利66元/吨,比上周上涨3元/吨;山东滨州地区理论盈利-10元/吨,比上周下降30元/吨。如果考虑折旧,华北部分企业已经陷入深度亏损。主要是由于近期原料玉米价格上涨迅速所致。目前华北大型淀粉企业开工率在70%左右,全国开工率约65%,如果华北亏损持续,开工率可能下滑。
总的来看,深加工出口退税政策恢复对于增加淀粉出口数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对其价格利空及玉米市场价格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国家对玉米去库存的一种体现,不管是玉米价格,还是淀粉价格长期来看决定其市场走势的仍将回归其自身供需基本面情况。对于玉米市场而言,随着华北价格上涨,东北、华北价差再次拉大,东北粮源外流逐渐缓解华北供应紧张局面,加之华北本地春玉米即将面临集中上市,后期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动能或显不足,预计本次由华北带领的翘尾行情即将步入尾声。对于淀粉价格而言,目前淀粉产品库存整体下滑令企业低价惜售心理增加,同时华北原料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对淀粉价格支撑力度较强,短期内淀粉价格走势仍将维持偏强局面。但随着8月份消费旺季即将结束,下游需求将逐渐趋弱,或抑制后期淀粉价格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