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进展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2-06-27 00:00:00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27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文字实录如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况。一是印发《全国老龄办关于深入开展2022年“智慧助老”行动的通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决策部署,结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安排,聚焦疫情防控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着力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老年人在生活消费、出行、就医、办事等场景中遇到的智能技术运用困难问题,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支持社会组织继续开展“智慧助老”公益行动。二是印发《2022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按照国务院关于“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部署,明确公共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和消毒产品、医疗卫生等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重点就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等相关工作开展监督抽查。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食品安全和营养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健康,居民营养状况也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和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落实,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今天的发布会将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进展成效。这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先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女士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先生 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首先请刘金峰司长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 刘金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评估等工作职责,践行“最严谨的标准”要求,贯彻大食物观理念,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全面打造最严谨标准体系,吃得放心有章可依。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技术法规,是生产经营者基本遵循,也是监督执法重要依据。十年来,我们组建含17个部门单位近400位专家的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坚持以严谨的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建立了程序公开透明、多领域专家广泛参与、评审科学权威的标准研制制度,以及全社会多部门深入合作的标准跟踪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公信力。截至目前,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19项,包含2万余项指标,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加工到产品全链条、各环节主要的健康危害因素,保障包括儿童老年等全人群的饮食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既契合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我国连续15年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国际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牵头协调亚洲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标准工作,为国际和地区食品安全标准研制与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着力强化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及时预警维护健康。我们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两大监测网络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已覆盖7万余家各级医疗机构。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类别涵盖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油、蔬果、蛋奶、肉禽、水产等全部32类食品。这些措施使得重要的食品安全隐患能够比较灵敏的得以识别和预警,不仅为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服务政府风险管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和守护公众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主动践行大食物观,助力“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提升。我们大力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加强对一般人群和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重点人群的科普宣教,广泛开展合理膳食指导服务。组织建设一批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学校等试点示范。通过社会共治共建,保障群众获得营养知识、营养产品和专业服务,提升食品营养场所的可及性便利性,推动实现“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 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秉持标准严谨实用,监测灵敏高效,评估科学权威,营养惠民便民原则,努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谢谢刘司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我们了解到,经过修订、废除,国家整理出5000余个食品安全标准,涉及多个部门,农业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委的职能各有哪些侧重?每年国家都会对年度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立项,制订标准的依据所关注的领域和特点有哪些?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 刘金峰:]我委依据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牵头将原来分散在15个部门管理、涉及食品的近5000余项相关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把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食品卫生、规格质量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点解决“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的问题。 近年来,按照“最严谨的标准”要求,我们完善了以风险监测评估为基础的标准研制制度,建立了多部门多领域合作的标准审查机制,持续制定、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分为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和检验方法四大类,覆盖从原料到餐桌全过程。其中,例如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标签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等通用标准和乳品标准、肉制品等产品标准,主要限定各类食品及原料中安全指标;检验方法标准是配套安全指标制定的检验方法;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侧重过程管理,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提出规范要求。四类标准相互衔接,从不同角度管控食品安全风险。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立项,一方面我们注重标准制定与风险监测、评估衔接,及时将监测评估发现的安全问题转化为标准规定;另一方面,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及时发现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动态修订完善标准;此外,注重与监管、产业健康发展需求衔接,动态调整细化标准并指导实施,助力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分工负责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请问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发现了哪些风险因素?这些工作是否能够有效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谢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李宁:]谢谢您的提问。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我国从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通过连续十多年的监测,初步掌握了我国主要食品污染状况和趋势,如发现局部地区部分食品重金属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致病菌污染以及新的潜在的其他风险等食品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开展风险评估,通报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制定修订相关限量标准,有效发挥了监测评估的预警作用。同时,也基本掌握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发病规律。例如根据各地报告,我国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在南方一些地区,前些年,全国年均发生中毒1500余起,每年死亡70人以上,近年来,通过地方加强对中毒高发地区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加大消费者不采不食野生蘑菇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明显降低了毒蘑菇中毒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
 
  [总台央视新闻中心记者:]我们国家前段时间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一版新的膳食指南与上一版做了哪些调整?为什么要做这些调整?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谢谢你的提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是4月26号修订完成并正式发布,这一版膳食指南是我国第五版膳食指南,这个膳食指南也是根据我们国家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的特点来进行制订,和2016版比较的话主要有四方面的变化。 第一,对一般人群的推荐条款,2016版是6条,现在增加到8条。主要增加了规律进餐、会烹会选、公筷分餐、杜绝浪费、饮食卫生这些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应对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和后疫情时代膳食特点来进行修订的,包括现在很多人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还有一些新的饮食动态,比如“预制菜”越来越多,等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有很多改变。 第二,增加了高龄老年人膳食指南。高龄老年人是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是以前的膳食指南中没有制定的。提出了食物多样,而且要充足,质地应细软、宜消化,多吃鱼禽肉蛋奶,合理选择营养品,经常测体重和进行营养筛查,这些都是针对高龄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饮食特点提出的建议要求。同时,高龄老年人也更应该注意食物的各种搭配,要防止因为单纯吃素、怕荤,不吃荤菜而导致的像蛋白质摄入过少、肌少症等等这些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以应对老年化的趋势。 第三,更强调膳食模式。我们在这一版膳食指南当中首次定义并推进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是以东南沿海地区膳食结构为主,结合各地的饮食习惯,提出食物多样、清淡少盐,蔬菜、水果和鱼虾水产等等的摄入量要高,奶豆类要多,并具有较多的身体活动水平。 第四,更新了定性定量食物的选择和膳食营养的概念,并进一步完善了图形和食谱的可视化、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工作能更准确的理解和进行指南。刚才记者提到“平衡膳食宝塔”,我也带了图示。平衡膳食宝塔也进一步完善,沿用“塔状”表示食物类别和多少,共5层,由下至上依次为谷薯类、蔬果类、动物性食物、奶豆和坚果类、油盐类,量化了膳食模式。 膳食指南可用于指导我们每个人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实践,希望大家都学习和践行膳食指南,迈好健康生活的每一步。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三年以来,我国的居民营养健康促进成效如何?下一步将怎样精准发力?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 刘金峰:]合理膳食行动实施3年以来,我委会同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17个成员部门齐心协力,组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一是加强政策标准引导。发布67项营养健康标准,组织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制定发布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食品安全标准,引领和促进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让群众看得懂标签,会选食品。二是改善专业服务。建设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结合各地优势和产业格局,支持研发营养健康产品。建设营养健康餐厅、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学校和临床营养科室,培育营养专业人才,提供营养专业服务。三是普及营养知识。组织编写国民营养科普丛书,每年举办全民营养周和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活动,开展对母婴、儿童、老年人、职业人群、慢性病患者等营养膳食指导,采用多种途径对群众关心、健康相关的营养问题给予解疑释惑,提升营养健康知识可及性。 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差异逐步缩小。2020年我国18-44岁居民身高分别为男性169.7厘米、女性158.0厘米,比2015年分别增加1.2厘米、0.8厘米。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2015年的11.3%下降至5.8%。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比2015年下降1.2克。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下一步,我委在抓好前述政策落地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夯实营养科学基础,鼓励科研创新,探索防控肥胖、儿童营养失衡等干预新模式,推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的食养套餐,加强合理膳食指导。
 
  [健康报记者:]我的问题也是合理膳食行动的,我们知道合理膳食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贫困地区重点人群开展营养干预,请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好的做法经验值得沉淀提炼并推广?此外,目前人群中贫血率以及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有怎样的改善?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谢谢提问。合理膳食确实对我们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为了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我们国家从2011年开始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从最初的每学习日每人补助3元增加到现在每学习日每天每人5元。我们开发了学生电子营养师等营养配餐的平台,编制了学生餐营养指南、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等标准指南,还有系列的科普书籍,并开展系统培训,逐步提升基层疾控中心、教育部门、学校、供餐人员等等配餐的营养能力,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也有了很大提升。各级疾控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逐年开展监测评估显示,学生贫血率从2012年的16.7%下降到2021年的11.4%,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下降更多,从2012年的8.0%下降到2021年的2.5%。这些成就的取得,是这十年当中,在这些地区实施的改善计划是密切相关的。 为了改善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卫生健康委从2012年起启动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24月龄的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营养包,这个营养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辅助的营养补充品。同时,开展儿童知识的宣传和看护人喂养的指导咨询活动,项目依托妇幼健康系统的县乡村三级网络,开展营养包发放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这个项目的覆盖率,营养包发放率,喂养知识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截止2021年,项目已实施对832个原国家级的贫困县的全覆盖,累计受益的儿童人数达到1365万。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项目持续监测地区6-24月龄婴幼儿平均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与2012年基线调查相比,分别下降了66.6%和70.3%。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促进了儿童生长发育,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欢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YYB(“营养包”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已经成为专有名词,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有很多公益机构和社会爱心人士在贫困地区开展了许多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项目。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很多消费者在准确理解营养标签上的数字概念上经常有一些困惑。请问如何科学解读营养标签?我们是否可以信赖营养标签?谢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李宁:]感谢您的提问。营养标签消费者都特别关注,营养标签的作用就是向消费者传递食品的营养信息。我们通过阅读营养标签,就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特性,从而帮助我们合理选择食品。就像您问到的,营养标签上有很多的数字,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困惑,消费者不容易理解。我准备了一个图示,解读一下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主要是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营养成分表。大家在购买食品时都可以看到营养成分表,二是营养声称,三是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成分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营养成分表里面往往都有三列数据:第一列数据,说明的是这个食品里面主要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第二列数据,反映的是每100克食品或者是100毫升,或者是每份食品,不同食品单位不一样,比如液体是100毫升,固体是100克,还有每份,这些食品里面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第三列数据,是NRV的百分数,反映的是每个人一天吃100克这种食品,每种营养素满足人体需要量的程度。比如蛋白质,如果我吃了100克,那么我吃了蛋白质8.3克,满足我身体需要量就是14%。因为蛋白质的需要量参考值是60克,8.3克除以60克正好14%。我吃100克饼干,满足我钙的需要量35%,当然这还是不够的,其他不够的营养素要从别的食品摄入。 这个营养成分表,现行的有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这是营养标签的强制性标准。在营养素种类里面,必须标的营养内容,现行标准必须标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钙和铁是企业自愿标识。这个标准也正在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强制标准营养素基础上增加了对糖和饱和脂肪酸的强制性标识要求,这是营养成分表的信息。 还有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就是营养素高低的声称。这个饼干是高钙饼干,为什么它可以声称它是高钙的呢?因为它的钙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满足了需要量的35%。所以它作了高钙的声称。当然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特点做各种声称,比如它可以声称高蛋白的食品。此外,食品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低脂或者无脂,低钠或无钠的、低糖或无糖等等,营养标签标准里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营养标签标准中对每种营养素功能的声称都有严格的标准用语,所以企业在进行功能声称时,是严格按照标准用语来声称,不能更改一个文字。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读懂标签,我们正在修订的营养标签标准还鼓励和允许企业在食品包装对营养标签里的信息做补充说明,用图表和文字。比如牛奶的标签,我们一看标签就知道这款牛奶是低脂,所以通过正面标识的图形和文字,大家一看就可以了解这个食品的营养特性。 我们读懂了标签,食品的营养特性,根据健康需求,我们就可以合理的选择食品。比如,我是高血压患者,我更关注标签里钠的含量,比如可以选择低钠和无钠的食品。如果我是糖尿病患者,会更关注糖的标识。如果我想减重,那我更关注标签里面能量的标准,我可能选择低能量或者无能量的食品等等,我也可以选择富含蛋白质、高钙、高纤维素的食品等等,这就是营养标签的作用。所以营养标签很多数字不是特别好理解,国家卫健委这几年加大了对营养标签的宣传和解读,采用了各种途径,我觉得还是很有效果的。有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关注度或者知晓率比例是在逐年上升的。 刚才您也问到怎么确保营养标签可信赖,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按照我们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里面所有的规定严格执行,保证营养标签上所有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可靠的。对营养标签,相关监管部门也是监管的比较严格的,这样通过多种措施,确保营养标签的信息真实可靠、可信赖。
 
  [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校园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一旦发生,可能是群体性的。请问在预防和控制学校食源性疾病、防范和杜绝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方面,国家有哪些有效的举措,近几年趋势如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 刘金峰:]谢谢你的问题。学生饮食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也是容易发生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的场所。我委始终将校园食品安全和防范学生食物中毒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将学校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作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重要内容。动态研判监测发现隐患问题,并及时通报会商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强化风险防控措施(例如:要求学校食堂重点防范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特别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5种致病菌,以上这方面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占学校食品安全事件总数的80.61%,主要原因是存储不当、生熟交叉污染等原因导致)。二是协同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抓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落实。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同时,组织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妇幼保健等专业机构,加强学生营养监测,指导学校和幼儿园等做好食育进课堂,提升师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素养。三是组织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动员全社会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在每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营养周和“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科普宣传,预防和控制学校食源性疾病,防范学生食物中毒。总体来看,近几年校园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下降趋势,未发生涉及校园的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无死亡病例发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因为我们知道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以及色香味,同时对食品还能起到防腐和保鲜作用,在食品当中广泛运用。但是面对它繁杂的种类和名称,不少公众还是觉得有些困惑。我们想请教专家,食品添加剂到底能不能吃,而且我们每天吃很多食物,食物当中所含的这些添加剂是不是超标了?谢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李宁:]谢谢您的提问。确实,公众对食品添加剂还有很多的误区,很多消费者会谈到添加剂就色变。实际上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比如改善食品色泽所用的着色剂、预防食品腐败所用的防腐剂、代糖的甜味剂,比如卤水点豆腐所用的凝固剂,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正是有食品添加剂的存在,才使得食品的生产、储运和流通得以正常进行,超市里的各种食品才能如此丰富多彩和琳琅满目。 我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采取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只有工艺技术上确实有必要,而且我们要经过风险评估,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才会批准使用。即使安全性得到保障,没有工艺必要,也不会批准使用。此外,我们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在哪些食品里面能够用、使用量是多少,都有严格规定。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标识,食品添加的生产许可,也都有严格的相关要求。所以,只要符合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都是按照标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刚才你问到,有的消费者担心,我吃多种食品,含有同一种食品添加剂,是不是对我的身体额外带来负担。我们制定每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里的使用范围、使用剂量时,已经充分考虑了这种情况,就是考虑消费者一天可能摄入多种食品,含有同一种添加剂的情况,就是说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标准时已经保证了一种食品添加剂在多种食品中使用的情况。所以,只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来进行使用,食品是合格的,消费者就没必要担心一天摄入多种食品含有同一种添加剂,这个添加剂对我的健康有额外负担等等。当然,我建议消费者在膳食模式上要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膳食模式,吃得更健康、更营养。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宏观频道记者:]我们关注到,现在市面上一些以零添加、纯天然为卖点的食品和饮料,请问这些食品是否真的绝对安全健康?公众应该如何科学选择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李宁:]确实,市场上有很多食品的标签上标注了“零添加”和“纯天然”,无论标签上标注的是“零添加”“纯天然”,还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都是安全的。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添加剂,那就必须在食品标签配料表中进行体现,所以通过消费者来看标签,我们就知道这个食品里面用的食品配料是什么,使用了哪些类别的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在设计标签时一定要真实,准确,还要客观和规范,避免通过声称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这里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片面的去追捧标签上标注的零添加或者是纯天然食品,还要综合考虑食品的营养价值。购买食品要看营养标签,结合自己的健康需要来合理选择食品。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营养师是近年比较热门的职业,尤其是对于托幼或是养老院这样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在营养指导方面,国家有哪些政策?是否是建立了满足民众需求的人才队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