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老保健维权路径 逐一走过困惑多多

2016-08-05 08:05:03   来源:新浪

  回顾两周以来“坑老保健”报道,各方声音都提及一个关键词“监管”。老人认为政府没有管的就是正当的企业;子女呼吁政府监管“加码”;有识之士更从实操角度建议监管升级……可是,到底该谁来管?怎么管?管得了吗?

  羊记近日选择一宗典型案例挨个部门“求助”,结果是:理论上每个环节都有部门管,但多个部门跑下来却一无所得晕头转向。

  a典型案例

  退休老人花60万买保健品

  广州市越秀区何先生报料称,其母亲是一位退休干部,因身体不好,成为保健品推销人员的主攻对象。由于子女忙于工作,不在母亲身边住。不久前,他发现母亲家里经常有人来探望她。后来才知道那都是保健品推销员。

  这些人对母亲非常热情,有时专门来陪陪老人,有时帮帮忙做做家务,有时还带着小礼物。何先生的母亲也开始忙碌起来,经常参加一些宣传各种养生保健的讲座,还有专人负责接送。取得老人的信任后,他们就开始推销价格不菲的产品。

  几年下来,何先生的母亲花了约60万元购买所谓的“保健品”,有精美盒装的,也有小巧瓶装的;有“治疗”多种疾病的,也有补钙、延年益寿的……后来,绝大部分被家人扔掉。因为吃了不少保健品的老人,身体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虚弱。

  何先生提出困惑:在这种情形下,“受害者”该如何维权?

  b维权路径

  律师分析维权“理想版本”

  分析何先生的案例,广东杰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甘静仪为深受“黑保健品”坑害的消费者支招。

  第一招 找市工商局和市食药监局

  如果老人怀疑自己购买的保健食品是不合格产品,或是假冒伪劣产品,可拨打12331举报电话进行举报,食药监部门受理后将进行调查处理,如果发现确实是不合格或假冒伪劣产品,会进行查扣。情节严重的,食药监管部门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此外,如果有相关证据证明这些销售者有虚假宣传的做法,还可以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举报,工商部门受理后也会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招 找公安部门

  如果老人收集到的相关证据不足或者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可直接报警,由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切勿单枪匹马和对方“理论”,先保护好自己。理由是涉嫌诈骗。

  第三招 找消费者协会

  如果老人在消费过程上当受骗,可拨打12315向消协投诉,或者直接找到当地消协进行投诉举报。

  消协会受理后,如果不能单方处理,一般会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处理调查,尽可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招 向法院起诉

  如果老人手头上收集到的证据比较充分,老人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损失。

  c现实困境

  问遍监管部门依旧茫然

  ●市工商局:打市长热线或找食药监局

  2日上午,羊城晚报记者拨通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电话进行投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您需要投诉,请拨打12345市长热线进行投诉,他们了解您的基本情况,如果涉及工商局相关科室,会转给我们,我们将进行处理。”

  当记者说明具体情况,投诉保健品公司虚假宣传,接线的工作人员坚持称:“你这样的情况,我并不清楚该找哪个科室来解决,还是请拨打12345进行投诉。”

  随后,记者辗转联系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针对保健品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的质疑,他解释说:“这类公司属于许可经营,不需经过工商局审批,如果超出经营范围卖保健品,或者涉及保健品的虚假宣传,都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管理。”

  ●市食药监局:无流通许可证找区里、虚假宣传找工商部门

  记者随后拨打市食药监局投诉电话12331,电话也被转接到12345热线。碰壁后,记者在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找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处的电话准备进行投诉,不过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也采访了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答复是这样的:

  问:保健品销售公司需在食药监局申请许可证吗?

  答:根据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销售保健食品需要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包含有保健食品类别)。另,已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的,依然可以销售保健食品。

  问:如果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食药监局怎么如何处置?

  答:根据《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会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转交到被投诉举报公司所在地的区食药监部门办理及回复。执法人员会按规定及时调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查处,并按时回复投诉举报人。

  问:老百姓怎么维权?

  答:如涉及销售的保健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根据《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投诉举报人应当提供客观真实的投诉举报材料及证据,说明事情的基本经过,提供被投诉举报对象的名称、地址、涉嫌违法的具体行为等详细信息”。市民需要保留购买的实物图片、票据,记录当时销售的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等相关信息。其中最关键的是销售公司的地址(注册地址或者经营场所地址)。

  如涉及当场的销售人员夸大虚假宣传问题,可直接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最好能提供录音录像或相关证据)。

  另外,欢迎广大市民向食品药监部门提供虚假广告线索或通过拨打12331进行反映。

  ●市消费者协会:消费纠纷找消协、发现被骗找食药监局、虚假宣传找工商局

  无奈,记者又拨通了广州市消协的电话,工作人员一听是投诉保健品公司,立马感叹最近好多人被骗,都找到消费者协会。她坦言,“消费者协会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因为保健食品吃完对身体无用也无害,且是双方自愿买卖,涉及违法的部分需要食药监局和工商局来处理”。她称如果涉及纠纷,消协可以帮忙解决,比如买回来的治疗仪没有效果,需要退货时可寻求帮助。

  该工作人员称,此前也帮忙解决过此类纠纷,但效果均不佳。“有的老人,你帮他好不容易把保健品退掉,等拿回来钱之后,过几天又买一堆保健品回来。”她说。她给受骗老人的家属支招,一旦发现老人被骗买了保健食品,应该立即向食药监部门投诉,因为很多保健品公司都没有食药监部门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查实就可以进行查处。另外,如果可以收集到这类公司虚假宣传的证据,可以拿好证据向工商局举报,工商局有权力进行查处。

  ●派出所:钱货两清不算诈骗无法立案;消费纠纷找工商

  何先生和不少向羊城晚报求助的消费者认为,“黑保健”销售人员将吃不死人、功效无从证实的保健品,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卖给老年人,实属骗子行径,他们欺诈或者哄骗了老人。

  但现实呢?记者来到何先生投诉的保健品公司属地的梅花村派出所,试图以诈骗为由报案。在向民警详细讲述了老人购买保健品遭骗的情况后,接待民警明确告诉记者不能立案。

  接待民警解释称,该公司在收钱后交付了货物,因此不能算作诈骗,不在派出所的立案范围之内。如果消费者对于购买的保健品效果有所怀疑,只能算作消费纠纷,应该属于工商部门的管理范围,建议记者向工商部门投诉或者联系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举报该公司。该民警还称,工商部门处理过程中发现有其他的违法情节后,会主动与公安部门联系,那时公安部门才能介入。

  ●12345热线:需要20个工作日再答复

  于是,记者又拨打了受理综合投诉的12345市长热线。接线工作人员询问相关情况后称,关于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保健品没有生产日期的问题,可以被记录,然后转给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如果举报属实将进行查处,大概需要20个工作日可以给答复。

  关于投诉保健品涉及“虚假宣传”的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投诉“虚假宣传”需要掌握证据,比如宣传单、网页截图或者谈话录音都可以作为证据。如果没有这些证据,仅是商家口头承诺的疗效,那么商家可能会在查处时否认。她提醒,如果要投诉“虚假宣传”一定要掌握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