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油条口感脆、卖相好,包子店店主朱某铤而走险,超量添加泡打粉,导致铝含量超标8倍多。昨日,因生产、销售“黑心油条”,朱某被三门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朱某今年36岁,仙居白塔人。2009年,他在三门城区开了一家包子店,同时还卖油条。制作油条时,添加泡打粉卖相更好,按照使用说明,10斤面粉可添加50克至70克泡打粉。
一开始,朱某按量添加,但是做出来的油条销量不高,顾客评价油条口感不脆。2014年春节,朱某回仙居老家过春节,老乡给他传授了秘诀,称多加泡打粉油条会更松脆。春节后,包子店重新开张,朱某决定“改良”配方,每10斤面粉添加了二三百克的泡打粉,果不其然,做出来的油条更好吃了,也深受顾客青睐。
为了多赚点钱,朱某一直超量添加泡打粉。直至去年8月初,三门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朱某店里的油条进行监督抽检,检测结果显示,油条铝含量超标8倍多。
去年11月,三门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该案移送至公安机关侦查。朱某交代,每根油条卖1元钱,日销量百来根,每根油条利润3毛钱,一年总产量达3万余根,获利金额9000余元。
昨日,三门法院一审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当庭判处朱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9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三门法院共受理了3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生产的油条铝含量均超标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