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住宿餐饮业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8%。分析认为,经过几年的“大众化转型”,广州餐饮已进入“趋稳回暖”阶段。据了解,过去一年,广州市餐饮登记商户(含住宿)83152家,比2014年增长了24.3%;而广州消费者中,除工作原因外,每周外出就餐2~3次的比例达到51%。
日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商务委、广州商业总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2016)》。其中关于广州餐饮业的报告披露了多个与市民餐饮消费相关的行业数据。
行业趋稳回暖 大众化餐饮成主流
去年,广州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03.39亿元,同比增长9.8%,行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5%,增速比2014年增加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
分析指出,自2010年开始,广州餐饮业增速从高位回落,如今终于进入“趋稳回暖”阶段。从2014年开始,广州餐饮业发展开始呈现强势回稳迹象,2015年餐饮业增速继续回升。
广州餐饮业的“结构调整”,主要指餐饮业的大众化转型。“民以食为天”,在广州尤其如此。报告指出,大众化餐饮由于刚性需求旺盛而增长稳定,更因其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回暖的中流砥柱。随着广州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以及“新广州人”市场消费主体的形成,近年来各种菜系在广州餐饮市场的份额也有所改变,传统粤菜的市场比重有所下降,多元化餐饮业格局逐渐形成。
据工商部门统计,2015年广州市餐饮登记商户(含住宿)83152家,比2014年(66875家)增长了24.3%,越来越多企业因为大众化餐饮市场需求旺盛而投资进入该领域。
报告指出,在“互联网+餐饮”的热潮下,餐饮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网络预订、在线购买、网络快捷支付等新模式也越来越普遍。
餐饮业将成商业综合体的主力军
报告预测,广州餐饮业发展将出现两大新趋势。首先,在百货零售业实体销售低迷的情况下,餐饮业将逐渐成为商业综合体的主力军。数据显示,目前在商业综合体中购物、餐饮、娱乐的业态比例已逐步由传统的7:2:1调整为5:3:2,一些新开的商业综合体中餐饮的比重更是升至总量的40%至50%。广州正佳广场、万菱汇等综合体的餐饮业态比重均在30%以上,新开业的万达广场餐饮业态比重更接近50%。分析认为,对于依赖地段而生的餐饮企业而言,选择适合自身定位、有固定消费人群的黄金地段自然是首要问题,因此餐饮企业与大型商场“联姻”战略日益成为餐饮企业选址的优先选择和战略发展方向。
分析还指出,随着“互联网+餐饮”的热潮将继续深入,广州餐饮服务还将从“百货式一对一服务”更多地走向“超市式自助化服务”的商业模式。在运营方式上,从餐厅预订,到餐厅内部的自助化点菜、支付,再到用餐中与好友的即时分享,用餐后的点评等均建立在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基础之上,这种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有助于餐饮企业将用户体验和数据分析运用到优化业务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文/表 广州日报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魏颖、官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