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食物过敏能否预防?

2022-10-26 00:00:00   来源:饮食参考微信号

  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候,特别是0-1岁这个阶段,因为免疫系统刚开始建立,存在很多bug,比如对某些常见的物质过度反应,也就是妈妈们比较担心和在意的“过敏”。
 
  过敏的症状常见的是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方面的反应,比如粘膜水肿、腹痛腹泻、全身性皮肤红疹/皮炎等。由于婴幼儿还不会表达,因此常常哭闹得让家长着急上火。秋天正好是过敏高发期,可能不少家长正犯愁呢。
 
  大部分的婴幼儿过敏并非食物引起,织物、洗护用品、尘螨、花粉等也是常见导致过敏的原因。但相当多的家长会首先怀疑食物,尤其是刚开始添辅食的时候。毕竟食物是看得见的,而环境致敏物往往更隐蔽。婴幼儿的食物过敏是否可以预防呢?以下归纳了网络上比较流行的“建议”。
 
  母乳喂养?
 
  过敏主要和基因、环境等因素有关,和母乳或奶粉喂养无关。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母乳喂养并不会降低孩子食物过敏的风险或延缓过敏的发生。当然,也不会升高这一风险。但母乳喂养依然是全球各国推崇的最佳育儿方式,因为不仅对孩子好,对母亲好,初乳提供的免疫球蛋白也是婴儿免疫防护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限制妈妈的饮食?
 
  目前多数权威学术组织的观点是:即使妈妈在备孕、孕期、哺乳期不吃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也不能让孩子免于过敏的风险。相反,由于这些饮食的限制,很可能导致妈妈的营养不均衡,对孩子弊大于利。
 
  因此“应吃尽吃”,保持食物多样性和合理营养摄入才是正确选择。(网上很多孕妇饮食禁忌都是瞎扯,比如不能吃螃蟹图片)
 
  喝水解蛋白配方?
 
  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适度水解/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其营销宣传也深入人心,但有关这类产品预防孩子过敏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企业资助的。
 
  十多年前,美国曾经建议用水解配方预防过敏,但现在的主流学术观点已经不再支持甚至是明确反对这一说法。当然,已经发生过敏的孩子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产品。
 
  益生菌/益生元预防过敏?
 
  婴幼儿的肠道菌群是一道防护屏障,益生菌和益生元当然是有益健康的东西。但到底哪种菌在发挥作用、有什么作用、有多大作用、相互之间如何协同等等,现在的科学研究还很不够,而营销远远走在了科研的前面。
 
  尤其是在预防过敏这方面,现有的研究并不足以给出实锤的证明,不仅是孩子自己吃,妈妈吃益生菌/益生元也不会降低孩子过敏的风险。因此益生菌益生元可以给孩子吃,但不要期望它们防过敏。
 
  补充维生素D?
 
  中国人VD缺乏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孕妇乳母的VD缺乏比例也很高。婴幼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VD,同时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晒太阳,增强皮肤VD合成。
 
  不过,目前的科学证据并不支持VD对预防孩子过敏的作用。类似的还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DHA、EPA等),虽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也有些研究发现可能会降低过敏风险,但证据还不够充分。
 
  早加辅食或者晚加辅食?
 
  现有的科学证据表明,4-6个月添加固体辅食是有利于降低孩子过敏风险的。早于4个月或晚于6个月,都会增加过敏风险。家长要抓住刚开始添加辅食的这段“脱敏”关键窗口期,但如果是过敏高风险的孩子(比如家族史),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尝试“脱敏”。
 
  另外需要强调,刚开始加辅食的时候食要一个一个轮着来。一次加好多种东西,万一出现过敏反应,你都没法判断到底谁引起过敏。此外,尝试新食物也应从少量添加开始。比如一开始加的铁强化米粉,先每次喂个2-3勺试试,观察2-3天没啥不良反应再加量。
 
  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太好的办法真正预防食物过敏,但避免频繁复发,还是可以的。
 
  1、不要盲目怀疑食物过敏而回避食物,也不要网上看了点百度、知乎、小红书就自行诊断,可通过“回避/激发”的办法确认过敏原。如果对某个食物过敏,停止食用症状就会好转和消失,过2星期再次小量尝试又会出现过敏症状。一旦确认了过敏原,就需要在饮食中回避,比如临床上最常见的食物致敏原是牛(羊)奶、大豆、坚果、海产等。
 
  2、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也需要回避孩子确定过敏的那些食物,因为过敏原可以通过母乳传给孩子。给孩子购买食品时,注意看标签上面的配料和过敏原信息,初添加的辅食配料简单一点好。
 
  3、有些食物过敏可随孩子长大逐渐消失,比如牛奶、大豆过敏。通常可以间隔数周或数月后再次尝试接触,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孩子饮食受到较大限制,需要注意向专业的营养医师咨询,避免营养不良。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