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北京市今年计划规范发展1000个养老助餐点,覆盖2000个社区。上半年以来,全市已发展养老助餐点967个。同时,本市推进养老助餐相关政策拟制工作,重点满足经济困难、失能失智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独居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兼顾满足其他老年人的就餐便利性、丰富性。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每月一题”推进工作会议传来消息,本市在西城区等地开展了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按照全市试点部署,自9月开始,西城区依照养老助餐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服务模式、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全面启动“父母食堂”试点工作。此外,强化各区和街乡镇的养老助餐服务责任,由各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开展试点,通过给予养老助餐服务补贴等方式,统筹、协调、调动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资源,切实解决好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
同时,各区将分类分层有序推进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到2022年年底,全市所有街道(乡镇)要有效建立养老服务联合体体制机制,到2025年,全市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将全面建成,实现良性运行,真正惠及所有老年人。
“我们会建立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等级评定评价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从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涉老服务资源整合、养老服务需求未诉先办、无障碍人居环境、人文关爱环境等维度进行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对全市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工作进行大排名。”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市在册的居家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共有24.7万人,其中在册的失能老年人数据经评估获得,主要是重度失能老年人。对于轻度、中度失能老年人,由于此前缺乏专项补贴政策,对其底数掌握并不是十分清楚。相关政策出台后,将实现动态核实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服务过程中要主动发现“举手”申请的老年人,对于轻度、中度失能老年人可通过主动“举手”方式经评估后申请成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以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