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6年的冻虾仁生意困局的几点思考与对策探讨

2016-07-04 10:11:50   来源:湛江虾仁贸易平台



  转眼2016年已过半,与湛江天气的酷热相比,冻虾仁市场刚刚开局却反倒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寒冬。厂家有点库存的卖不动,卖不动,还是卖不动,市场需求的青色小规格虾仁却正遭受断货之苦。这场尴尬的游戏却才刚刚开始,究竟出什么问题了?


  问题一:错失时机,出手晚了。


  湛江,一个名副其实的“对虾之都”,今年的“虾季”却来得比往年要晚了一些。5月底对虾刚上市时,有大量的青色小规格原料供应,但不论是客户还是厂家大都采取了“等等看”的保守策略,少批量试产或订单生产。主要原因是:本地行情太高,谁也没把握,前两年亏怕了。其次,越南原料与湛江当地原料几乎同步上市,但价格相比还有较大优势,担心受其冲击,更不敢盲目加大产量。于是,你看我看大家看,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青色小规格虾原料长大了!谁也没想到今年老天爷给了咱虾农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养殖成功率较往年大幅上升),80天养成35条的占多数比例。于是,虾“小朋友”转眼长成了“帅小伙”!


  结论:引用一句古诗最合适不过: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越是行情高开的情况越要敢于做小规格虾仁,特别是颜色青的。因此,只要市场需求方向正确,不要怕亏,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不是一个理么?


  问题二:价格博弈,都亏怕了。


  黑色的2014年成为对虾行业的灾年,冻虾仁行业经历了近10年的”高利润、高产出“的发展,到了2013年行情达到了顶峰。当年大规格虾仁31/40价格上探到8万元出头,小规格虾仁(71/90)市场行情价格最高时达到6.5万元/吨,无论虾农、生产商、贸易商赚惯了大钱,因此甚至都不惜借3-5分月息的高利贷,疯狂”追涨“,大量囤货。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市场供求规律这只无形的手狠狠地给大家绊跌了一跤。2014年春节过后还有大量的虾仁库存压在各大批发市场冷库里,天津、济南、郑州犹其如此,于是一时间哀鸿遍野,许多中小经营户惨淡出局,行业内出现了第一轮”洗牌“。


  每吨近1万甚至更多的亏损让大家着实害怕了,因为亏的都是血汗钱。那么大多数人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见兔子不撒鹰了。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的路应该怎么走?是不是我们大家都逃不出命运的轮回?是有订单就做,没有订单就看欧洲杯?


  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件事情可做一做,至少可以起到减少风险,加大胜算的作用。


  对策一:加强产品质量,合理采购虾塘新鲜原料。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句话耳朵都听出茧了。但真正做到这点的人并不太多,原因很简单:成本高,价格不占优势。但是,冻虾仁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渠道商还是消费者,都对虾仁产品质量的认识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市场泡水原料的低出成率、较差的原料鲜度,导致生产出来的虾仁产品成本高、品质差。这种现象实际上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找到与自己生产能力、订单要求相匹配的原料供应商,成为各生产厂家的当务之急。


  对策二:顺应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国内消费者大多偏爱”青色“虾仁,认为青色虾仁营养价值高,是好虾仁的最直观标准。那么,我们生产厂家能做的有什么呢?难道投入巨额资金通过大量广告宣传去引导消费者购买”正确颜色的好虾仁“?显然不切实际,这种尝试,”和美天虾“系列虾仁的创始人已在”湛江虾仁贸易平台“上试过了,效果寥寥。这种工作还是交给科学家和专家们去完成比较好,我们这些”砖家“就不要越厨代庖了。因此,顺应市场需求,千方百计、翻山越岭甚至远渡重洋进口好颜色的原料来加工虾仁就对了,这才是我们厂家应该干的活。


  对策三:搞好销售团队建设,实现市场无缝对接。


  当前这个社会喜欢玩概念、跟潮流,似乎不弄几个b to b、b to c就是”土豹子“一个,其实套用葛优先生在《天下无贼》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最正确不过:”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没错,什么营销技巧花样套路都是需要人去做才有用的。找到一个对的人帮你开拓市场,服务客户,收集市场动态,这才是生产企业普遍的短板。因为,老板再能,也没有哪吒的三头臂吧?当然,还有个捷径可选,那就是选择与”湛江虾仁贸易平台“合作,你有货,我有料,好马还得需要配好鞍,不是么?